施工圖設計說明
概述啟陪

(這部分只要描述一下道路位置即可)
一、 設計依據:
1. 施工圖設計委托書
2. 《城市道路設計規范》(CJJ37-90)
3. 《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》 (JGJ50-2001 J114-2001)
4. 控制性詳細規劃
5. 道路規劃橫斷面
6.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
7. 《城市交通標志和標線》(GB5768―860)
8. 《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》(CJJ75―97)
9. 國家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。
三.技術標準
1. 荷載:城―B 人群荷載:5KN/m2
2.支路Ⅰ級,設計車速為30km/h。
3.地面道路路面結構計算荷載標準:BZZ-100型標準車
4.抗震設防烈度 8度
四、場地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質條件
(這部分按地勘報告書寫即可)
五.設計主要內容
1.道路平面設計:
道路平面設計詳見道路平面設計圖。
2. 道路縱斷設計:
縱斷設計充分考慮道路兩側用地的日后利用并盡量減少土方,道路最大縱坡為……,道路最小縱坡為……。最小凸曲線半徑為……米,最小凹曲線半徑為……米。
道路縱斷設計詳見道路縱斷面設計圖。
3. 橫斷面設計:
**路設計為支路,道路紅線寬度20米。橫斷面組合為:機動車道寬度為2×4=8米,兩側綠化帶寬2×2=4米,兩側人非混行道寬度為2×4=8米。
具體斷面形式詳見道路橫斷面設計圖。
4. 路面結構:
根據地質勘探報告,其道路結構形式如下:
①機動車道路面結構自下而上依次為30cm天然級配砂礫, 20cm 4%水泥穩定級配砂礫, 6cm粗粒式瀝青砼(AC-25),4cm中粒悄悄蠢式瀝青砼(AC-16)。
②人行道結構自下而上依次為6cm彩色砼人行道花磚,2cm厚干鋪細砂,15cm厚4%水泥穩定級配砂礫,20cm天然級配砂礫墊層,并采用無障礙設計,方便殘疾人通行,設置由觸感材料和導向塊組成的盲道,寬度為60厘米。
③道路立沿石、平沿石及人行道花磚均采用C30混凝土預制,抗凍指數≥D150。
④綠化帶內回填種植土厚度為50cm。
5. 瀝青混合料相關技術要求
本工程采用的瀝青路面技術要求均以《公路瀝運歲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》(JTGF40-2004)為準。
(1)瀝青:機動車道:瀝青混凝土石油瀝青采用B級基質瀝青,瀝青標號選用90號,氣候分區選用2-2,具體詳見表4.2.1-2。
(2)瀝青混合料:
①上面層:選用中粒式瀝青混凝土(AC-16 C型),粗集料選用破碎礫石,不得使用篩選礫石和礦渣,具體要求見表5.3.2-1、5.3.2-2、5.3.2-3、5.3.3-1、5.3.3-3。均選用其他等級公路交通標準。
②下面層:選用中粒式瀝青砼(AC-25C型),粗集料選用破碎礫石,不得使用篩選礫石和礦渣,具體要求見表5.3.2-1、5.3.2-2、5.3.3-1。均選用其他等級公路交通標準。
③粘、透層油:采用快、中凝液體石油瀝青或乳化瀝青,具體規格及用量參見表9.1.4及表9.2.3。
(3)其它未盡事宜應該嚴格按照《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》(JTGF40-2004)的規定。
6. 交叉口設計:
交叉口施工范圍詳見道路平面設計圖。
7. 路基處理:
(一般情況下地勘單位會根據地質情況提出相應的建議的)
六、施工規范及工程驗收標準:
1.《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(CJJ44-91)
2.《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》(GB50092-96)
3.《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》(TJT052-93)
七、施工注意事項:
希望能對你有幫助??!
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,不作為商用, 版權歸屬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,我們將立即刪除.